[轉貼]沙塵暴與土地沙漠化探討

[轉貼]沙塵暴與土地沙漠化探討

GFIF 於 星期一 二月 16, 2004 12:44 pm


沙塵暴與土地沙漠化探討

前 言

近半年中國大陸沙塵暴次數急速增加,由五十年代發生五次到最近僅在2000年就發生了十二次之多,除了造成中國境內莫大的災害與損失外,更波及鄰近韓國、台灣、日本等國,面對一場又一場頻率加快、強度加大、範圍變廣的沙塵暴,許多專家媒體紛紛挺身疾呼,沙塵暴是人類破壞生態環境,過度開發而造成土地沙漠化所導致的惡果,沙塵暴問題相信是值得討論的議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何 謂 沙 漠 化

探討沙塵暴問題,首先需了解何謂沙漠化,沙漠化的時間定義是由人為活動所形成而非天然造成的沙漠;在空間上的定義凡是具有疏散沙質地表、乾旱極大風的氣候條件,就是沙漠化的潛在地區。在脆弱的地理環境下人類過度經營農林牧業,或交通建設,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,地表出現風蝕地表、片狀流沙,最後形成密集流動的沙丘景觀,甚至又活化成沙漠地區。

中國沙漠化範圍非常廣,最主要在北緯35-50度間的內陸盆地和高原上,形成一條西起塔裡木盆地,東至松嫩平原,東西長4500公里,南北長600公里,面積170萬平方公里(其中沙漠化現象佔40萬平方公里),而沙漠化也隨人類開發而日益嚴重,從五十年代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,到90年代每年增加速率已升至2460平方公里(相當於中國一個中等縣),每年因風沙危害共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40億,在自然環境極度失衡,1977年被認為空談的聯合國防制沙漠畫文件中將北京劃入的情形,將有可能實現。

註:北京主要供塵區並非天然的戈壁或沙漠,而是分佈在內蒙古中部和河北省北部25萬平方公里的退化草場和耕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何 謂 沙 塵 暴

沙塵暴是一種氣象災害,美國稱為黑風暴;俄羅斯稱為黑風暴,中國古代名為霾,表示塵沙自空而降,造成天昏地暗白天也需點燈的風沙天氣。

按照科學界定又依能見度分為揚沙和沙塵暴,成因都是由於本地或附近的塵沙被風吹起而造成的,其共同特點是空氣中懸浮顆粒增加能見度下降,兩者發生多在春季或天氣在冷空氣或雷雨影響時出現,揚沙能見度在1-10公里;沙塵暴則小於1公里。

而2000年風沙為何如此大,引發學者激烈爭論,主要規列依氣象學者的說法歸咎於天氣週期的變化,及聖嬰和反聖嬰現象擾亂了正常的大氣環流,加上華北及西北地區氣溫較往年增加,而降雨量卻減少,高地土壤解凍後乾燥疏鬆,便在強風作用下引起沙塵暴。但問題的關鍵還是與人類過度開發行為相關,隨著森林砍伐和草原開墾,大面積的植被都被破壞,造成土地沙漠化,直接使沙塵暴問題更加嚴重,真得值得有關當局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台灣沙塵暴問題與解決

   在描述完中國的沙塵暴問題後,不得不將主題拉回台灣,台灣注意到沙塵暴問題的時間並不長,在1995.3台灣東北部地區(基隆、宜蘭、汐止)突然下一場紅泥雨,經相關單位研究正式證實,這源自於大陸沙塵的長程運輸,台灣地區開始重視大陸沙塵的發生雨其帶來的影響性。

   大陸沙塵暴主要順著長程氣流南下影響到台灣,頻率以春季最憑繁,大陸沙塵不只可能帶來泥雨,更造成空氣品質惡化,對人體呼吸器官產生危害,近年由於中國西北沙漠化現象加重導致沙塵暴日益嚴重,2001.3環保署舉行沙塵暴研討會,期待藉由大陸氣象資料,掌握高壓和鋒面影響的高空風向,藉由馬祖、萬里等空氣監測站,建立大陸沙塵早期預警系統,快速掌握沙塵暴影響台灣的時間、程度、範圍,並透過對沙塵的定量分析,評定其成分對民眾健康及身體的影響。

結 論

    由中國沙漠化的問題有日益嚴重的趨勢,根據研究中國沙漠化曲線與人口發展曲線可說完全吻合,由此可見在治沙之前應先治人,政府應運用適當的法規與行政管理等措施,制止人類對生態的破壞,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平衡點,讓生態環境得到保護並且追求恢復,沙漠化關係到全人類的生活空間,而引發的沙塵暴更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,因此希望人定勝天的概念能改成追求生態平衡的理念,讓人與自然能和諧相處。

摘自大地雜誌2001.4

作者:大地雜誌編輯沈孝輝;頁數135-150

GFIF
大 師
大 師
 
文章: 444
註冊時間: 2004-02-04
來自: 4D

Echo 於 星期五 二月 20, 2004 10:43 pm


唔.....看不太懂.....台灣有下過紅泥雨喔?
我怎麼不知道@@?
最悠長回音是沈默

Echo
實習生
實習生
 
文章: 95
註冊時間: 2003-08-22
來自: 角落廣場




自然科學